你的位置: 你的位置: 首页 > 现代言情 > 这名门闺秀她不当了 > 第2章
  • 这名门闺秀她不当了这名门闺秀她不当了

    母亲死后,秋明月被接回家。然后开始了吃瓜之路。惊!刚升官的便宜渣爹被人噶了命根子?!凶手还是他的宠妾?!好消息,大哥三元及第,被钦点为当朝驸马。坏消息,他是个断袖!坏消息,二哥落榜了!更坏的消息,二哥借印子钱赌博,输光光了?!四哥大白天在花园里和丫鬟厮混,被抓了现行!二叔的私生...

    作者:秋明月谢京辞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现代言情 来源:掌中云 章字:2493 字

第2章(1 / 1)

芙蓉苑。

林氏心里憋闷,晚膳没吃几口就回房了。

金嬷嬷奉上热茶,安抚道:“夫人不必生气,沈氏已死,连族谱都没上,碍不着您什么。五姑娘毕竟是老爷的血脉,总不能一直养在外面。您若是不喜欢,以后少叫她来跟前请安就是。”

“等过两年,您挑个合适的人家,给把她嫁出去也就罢了,实在犯不着继续跟老爷怄气。”

林氏冷笑。

“你没瞧见老夫人那一脸心疼的模样?怕不是以为我会吃了她,怎肯让我替她安排婚事?”

金嬷嬷笑着说,“那不正好么?省得您劳累。”

林氏沉吟片刻。

“我瞧着父亲似乎也不怎么喜欢她的样子,都没让她在寿安堂一起用晚膳,认认长辈和府里的兄弟姊妹们。”

金嬷嬷知道她的心事,低声说:“五少爷自出生起就养在您身边,是老爷唯一的嫡子。老夫人再糊涂,也不会乱了府里的嫡庶尊卑,您且安心就是。”

林氏语带讥讽。

“她侄女儿在外熬了十几年都没能熬到一个名分,如今人死了,她怕是把这笔账都算到了我头上。刚才当着父亲的面,她不好为难我。却拿着长辈的架子,一味的使唤明玉和明兰。”

“她的宝贝孙女没能上桌,她便拿我的明玉明兰撒气—”

打从林氏进门开始,老夫人便不满。

一恨她占了自己侄女儿的正妻之位,二恨她没有生出嫡子。

连带着,对她生养的三个女儿都不喜欢。

金嬷嬷等她消气了,才道:“五姑娘占着甄姨娘女儿的身份,这笔账,由得他们自己算。您现在最该防着的,是二房。”

老夫人因不喜林氏,便愈发偏心二夫人黄氏。

黄氏一直有夺中馈之心。

林氏思忖片刻,道:“明轩也十八了,春闱过后,也该议亲了吧?他是家里的嫡长孙,深得父亲喜爱。此次高中,必会为他聘一位高门贵女。纳采 、 问名 、 纳吉 、 纳征 、 请期 、 亲迎 。够她忙了。”

金嬷嬷笑着点头。

“夫人英明。”

黄氏的确对儿子的婚事很上心。

第二天秋明月去给甄姨娘请安,依旧被拒之门外,倒是见到了她的小女儿,九姑娘秋明絮。

小姑娘生得白净清秀,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她。

身边的嬷嬷显然是知情人,对秋明月也没多恭敬,只微微福身,“姨娘刚喝了药睡下了,五姑娘晚些再来吧。”

秋明月依旧好脾气。

“九妹是要去寿安堂去给祖母请安么?正巧,一起吧。”

寿安堂里早就坐满了人。

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,以及府里的姑娘们都在,粉妆柳绿,珠翠满头,那叫一个赏心悦目。

姐妹俩挨个给长辈请了安。

老夫人和善微笑,“明月昨日刚回来,你们都还没见过,正好今天你们都在,也好叫她认认人。”

老太爷三子一女,其中只有三老爷是庶子。

到了孙辈,可谓是阴盛阳衰。

除去夭折的,平安出生且长大的女孩儿共九人,其中长房贡献了一半多。男孩儿一共五个,其中二房的庶子秋明浠是个死胎,他生母难产,一尸两命。

不同的是,他有碑有名。

同样是难产夭折,长房云姨娘的女儿非但族谱无名,甚至死后无碑无墓。

云姨娘是老夫人赐的通房,不怎么得秋仲卿喜欢,因生产而亡,才上了族谱。

算是慰藉。

清明除夕,能得秋仲卿所有儿子香火供奉。

秋仲卿就一个儿子。

秋明瑞四岁开蒙,大夫人兴许是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,对他很严格,平日里除了给父母请安,几乎都用在了读书上。

秋明月只和他打了个照面,他就匆匆走了。

二夫人笑了下,“明瑞真是勤勉,咱们家怕是要出个小秀才了。”

大夫人从秋明月身上收回目光,淡淡道:“比不得明轩,年纪轻轻已经考上解元,若能三元及第,没准儿还能尚公主。”

老夫人皱眉斥责,“皇家事,也由得你置喙?”

大夫人不吭声了,心中却冷笑连连。

黄氏出身不显,却心高气傲得很,这两年拒了不少求亲者,若说她没有攀高枝的心,林氏是决计不信的。

老夫人见林氏识趣,也没再多加责难,而是笑着对秋明月招招手。

“你过来。”

秋明月顶着所有人的目光上前,“祖母。”

老夫人是越看她越满意,又招手让秋明絮上前。

“甄姨娘病着,也无法照顾明絮,你是姐姐,就辛苦些吧,今日明絮就搬去雪月阁同你住。”

妾室所生子女皆由嫡母抚养。

只是老夫人不喜林氏,借口她膝下儿女众多,无暇分身,让甄姨娘自己养育秋明絮。

姨娘病着,嫡母可好好的在这坐着呢。

老夫人还真是不放过任何打压林氏的机会,顺带着给秋明月拉足了仇恨。

二夫人惯会见缝插针。

“可不是嘛,这一母同胞的亲姐妹,总归比旁人更尽心。明月,你说是吧?”

是什么是?

合着你俩打擂台,拿我祭天是吧?

秋明月心里腹诽,面上不显。

“祖母和二婶母所言极是。只是为人子女者,当尽孝道。如今姨娘病重不起,孙女理应侍奉汤药于榻前,直至姨娘病愈,恐无暇照顾九妹。”

本朝以孝治天下。

秋明月搬出孝道,老夫人再无话可说。

二夫人倒是看了秋明月一眼,“明月真是孝顺,可把她的姊妹们都比下去了,果然还是母亲慧眼。”

她自己没女儿,就可劲儿拉踩。

还顺带给老夫人拍了一通彩虹屁。

行吧,秋明月又成众矢之的了。

大夫人却突然开口了,“若论孝心,府里的姑娘们谁又能比得上明珠呢?母亲喜欢礼佛参禅,她便日日研习佛法,去年还亲手绣了一幅《心经》作为寿礼送给母亲。难为她,小小年纪,也能静下心来读那些晦涩的佛语,这可比侍奉汤药辛苦多了。”

秋明月着实没想到大夫人会替自己解围,当然她有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想让二夫人太得意。

这话一出,齐刷刷的目光全都落在四姑娘秋明珠身上。

秋明珠是二老爷的妾室方姨娘所出,乖巧安静又低调,很得老夫人喜爱。

“明珠确实有孝心。”

老夫人温和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真切,和对秋明月浮于表面的维护是不同的。

“也是云舒教女有方。”她瞥一眼大夫人,“说起来明玉和明珠同龄,却急躁不够稳重,明年就及笄了,也该静静心。在家由着你,日后出了门,可没人继续纵着了。”

秋明玉脸色微白,既恼怒又难堪。

使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全文

这名门闺秀她不当了微信阅读